截至3月5日,湖北省老河口市连续24天新增确诊病例为零,在全省公布的103个县(市、区)风险等级评价中连续2次(2月29日、3月3日)被评为低风险区域。
为什么有如此好的结果?“两年多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有效促进了我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以及市民素质、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在这场仍在进行的抗击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斗争中,创文成果释放到疫情防控的方方方面,体系的科学完备、干部的快速下沉、市民的上下同心,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老河口市委书记张学林给出了答案。
是的,早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局之初,老河口市已布局“双联双长”包保机制,由市领导联系社区任“大区长”,部门负责人联系小区任“小区长”,将市领导、乡镇办事处(社区)和部门负责人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指挥部牵头协调、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各乡镇办全域创建、广大市民积极参与”的工作运行机制。面对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我市第一时间将这套体系无缝全覆盖对接,市创文办配合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出台5号令,全市党政机关干部从元月29日(正月初五)取消春节假期充实到社区(村组),启动全市121个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3500名党员干部(职工)和3000余名招募的专业志愿者投入联防联控“战疫”中,下沉到25个城区社区、1个城中村和乡镇228个村(农村社区),全面加强基层疫情防控力量,有效缩短疫情扩散周期,为市委的统筹调度和疫情防控的决胜抢得了宝贵战机。
疫情发生后,市委文明办(与创文办合署办公)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部署要求,第一时间下发了《关于在全市积极开展精神文明教育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按照文件中“积极动员‘五大创建’主体带头示范”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的相关要求,全市各级各类220余家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等积极响应,按照市防疫指挥部的统一部署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紧迫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全力投身于疫情防控的各个战场,筑起了疫情防控的天罗地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宣传引导、联防联控、积极应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安全健康。
全市累计取消“寿宴”“生日宴”等约430余场,1200多对新人取消婚礼仪式或主动推迟婚期,375户人家丧事简办不待客。
全市组建志愿服务队伍248支,注册志愿者6万余人,有服务时长记录志愿者达到2万余人,志愿服务组织已形成强大的公益服务力量,活跃在全市大街小巷和社会方方面面。获得社区居民、村民一致好评。
全市日均每天出动环卫作业人员622人,各类环卫作业车辆50台次,对352万平方米道路持续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和垃圾清运作业,日平均收运和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260吨,确保垃圾日产日清;对全市1座生活垃圾处理场、15座垃圾收集转运站点、144座环卫公厕和废弃口罩收集容器实施常态化消杀和清洗作业;出动城管人员25人,执法车辆4台,加大城区花园路、王家井、南街等马路市场的不间断巡查,严禁摆摊设点;出动17台园林作业车对城区道路绿化带、公园、广场、游园等处持续喷洒药物进行消毒,累计消毒面积257万平方米、清理垃圾130立方米,对中山公园、抗战广场、儿童乐园等处做好封闭管理,定专人把守,做好群众疏导工作;因地制宜在城区各主次干道、转运站规范设置废弃口罩收集容器150个,配置专用车辆负责收集运输废弃口罩,同时对转运站垃圾里的废弃口罩实施二次分拣,并做好每日分拣台帐登记,严格进行统一销毁。
老河口市以创文为抓手,补齐城市发展短板,不断改善城市面貌,完善社会治理能力。创建文明城市让政府和老百姓都受益。(通讯员 孟伟 樊伟记者 余惠玲)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