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口市人才工作“三上门”活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添动能

今年以来,老河口市组建入企服务小分队,深入全市31家产业链重点企业,开展送政策、解难题、送服务“三上门”活动,以面对面助企、零距离暖才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政策上门讲,释放最大红利

针对企业对惠企政策了解不够、人才政策知晓度不高的问题,化身政策“宣讲员”,深入企业解读《襄阳市人才工作支持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和《襄阳市突破性引进产业领军人才实施办法》《襄阳市科创人才“校企双聘”实施办法(试行)》《老河口新形势下推动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30条》及人才引进、培养、补贴等政策,确保惠企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

全市助力企业先后申报襄阳市产业领军人才支持计划1家、省级博士创新站5家、专家工作站2家,引进1名“科技副职”、2名“科技副总”、2名“博士服务团”成员,推动高校智力资源与企业发展需求精准对接。

纾困上门解,提升供需适配

梳理一批目标企业,对接企业人才需求、技术需求、培训需求,帮助企业精准引才、高效育才。

紧扣用人需求。通过大型招聘专场招、引才小分队订制招、网络招聘云上招、特色招聘分类招等方式,高频举办各类招聘活动109场次,为138家企业招聘4864人。扎实开展扬帆筑梦老河口·“两回两带”创未来——招才送岗走进高校活动,先后赴郑州、荆州、武汉、广东、长沙等地宣传人才政策,吸引高校学子到老河口就业创业。

对接技术需求。组织开展2期科创供应链平台推介会,137家企业发布技术、人才、金融等需求115条,成功对接8条。光电产业科技孵化园成功备案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8家、省级单项冠军企业6家。成功创建省级创新型县市,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再次入选湖北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匹配培训需求。走访万柯、锡宇等企业,了解到企业对焊工培训需求迫切,立即联合人社、职校等单位,开展焊工定向培训,解决高技能焊工人才短缺的燃眉之急。

服务上门办,优化发展路径

构建服务闭环。围绕企业提出的技术改造、项目申报、定向招工等问题,收集意见建议,定期回访跟踪服务效果,为企业办实事办好事。组建人才服务专班,提供定制化服务,高效解决企业引进人才住房、医疗、子女入学等需求,让人才在企业安心安业。

加大政策兑现。细化《关于新形势下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人才相关政策和申报指南,常态化兑现购房补贴、生活补贴,打通人才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兑现购房补贴186万元、生活补贴230.3万元,人才驿站累计服务保障65人次,人才公寓新增入住12人。

做好服务保障。开展政策宣传、培训送岗、产才对接等服务企业活动,帮助企业解决住房补贴申领、项目申报、产才对接等问题,举办民企沙龙4期,举办“青春同行·缘来真巧”青年职工联谊、引进人才主题露营等人才婚恋交友联谊活动5场次,增强人才归属感和获得感。

来源:老河口市委组织部

一审:梁瑞峰

二审:王建明

三审: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