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中,对贫困户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扶智就是扶知识、扶技术、扶方法。
在老河口市孟楼镇大周营村有这样一位村民,3年前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开始养牛,他彻底脱去了贫困的帽子。他叫周春风,家有4口人,妻子和儿子患有精神障碍,80多岁的老母亲又常年患病,吃药打针让本就贫困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日子看不到“奔头”。国家政策兜底让他基本解决了温饱,可如何摆脱生活困境,过上美好生活,却是他不敢想也不愿想的事。
2016年,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多次上门宣讲政策和思想教育下,周春风的思想得到根本转变,逐渐树立起“政府帮扶引进门,脱贫致富靠个人”的信念,重新燃起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17年,在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帮扶下,他主动向银行申请扶贫专项贷款8万元,购买8头小牛,建起了养牛棚。3年来,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积极帮助周春风解决养殖中的技术问题和销路。2018年,周春风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并逐步把养牛棚进行扩建,扩大养殖规模。
近日,笔者到周春风家时,他正要下地割草,妻子在牛圈里清理牛粪。每天早晚去地里割一车草,妻子在家里照顾。从2017年到现在,8头牛发展到18头,牛棚加盖了20米,还买了拖拉机,期间卖了几头牛,一头肉牛可以卖近2万元。正常情况下一头母牛每年都可以繁育一头小牛,现在已经有2头牛怀了小牛,等到明年差不多就可以把贷款还清开始收益了。谈到养牛经,周春风神情中充满了自信和向往:“我现在能干活,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照顾一家老小,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
“感谢党和政府,使我有了奔头!”脱贫后的周春风非常感念党的恩情,他主动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经常向周围的贫困户宣讲党的政策,交流养牛经验,更是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身边群众:脱贫致富不是梦,关键是自己要“站”起来,不怕“难”字当头,就怕“懒”字沾身,只要肯干就能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