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餐”是否安全、是否有营养,一直都是群众关注的焦点。今年以来,湖北省老河口市纪委监委聚焦“校园餐”这一民生小切口深入整治,在实现监督关口前移的同时,扎实推进“数字食堂”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和运用,切实守好学生“盘中餐”。

清晨七点,老河口市第七中学的轮值教师王立中已来到食堂后厨,与库管员一同对供应商配送的食材进行逐一核验。
在智能电子秤前,蔬菜、肉类、粮油逐一扫码称重,高清摄像头同步拍摄实况,品种、规格、价格等数据实时上传至“数字食堂”监管平台自动比对核验,全程接受市场监管、教育等部门的在线监督。
老河口市第七中学后勤服务中心主任魏开勇介绍, “过去采购靠手写单据,现在平台下单,电子秤一键出入库,操作简便,全程规范透明。”

这一改变,源于老河口市纪委监委的有力推动。为破解过去校园餐监管中存在的信息不透明、监管滞后等难题,该市纪委监委精准发力,推动市教育局打造“数字食堂”监管平台。该平台打通教育、市场监管等部门数据壁垒,集食材管理、财务管理、消费管理、“互联网+明厨亮灶”四大功能于一体,实现了从食堂采购、库存管理、营养监测、餐费结算的全链条透明化管理。
老河口市派出第八纪检监察组干部吕雅馨介绍 “平台通过自动抓取数据进行分析比对,一旦发现食材价格异常、生鲜比例失衡等问题,立即向相关学校发送预警,我们同步督促整改,实现从‘事后查处’向‘事前预防’的转变。”

如今,在老河口市每一家中小学食堂门口,都贴有专属二维码。只需用手机轻轻一扫,食材来源、烹饪过程、每周菜谱等信息便一目了然。
学生家长冷玉欢 表示,“有了‘数字食堂’,孩子在学校吃什么、食材从哪里来,手机上一看就明白。我们现在都成了食堂的‘云监工’,特别放心。”
老河口市教育局副局长乔俊峰介绍,目前,全市61所中小学校已完成数字食堂建设,3.4万学生消费账户和241家食堂供应商被纳入“数字食堂”平台统一监管,有效保障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规范管理。
当后厨在“明厨亮灶”下一览无余,当食材拥有可追溯的“数字身份证”,当每笔资金流向都被智慧平台精准锁定,老河口市正用“数字食堂”织密一张校园食品“安全网”,让学生吃得安心,吃得放心。
通讯员:黄嘉欣 乔怡峰 李涛 吕雅馨
一审:梁瑞峰
二审:王建明
三审: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