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监委:贴身监督助力群众“家门口”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把“稳就业、保就业”作为监督重点,以“小切口”破题,通过强化部门协同、优化服务保障等举措,切实推动“家门口”就业服务提质增效。

近日,市民张女士来到李楼镇“就业之家”,在工作人员“一对一”的帮助下,短短半个小时,她就顺利匹配到了合适的岗位。

张女士说:“没想到这么方便。工作人员根据个人信息,很快就推荐了几个离家比较近的工作,省心又省力。”

张女士的便捷体验,缘于市纪委监委的一次走访监督。此前,纪检干部在一线监督时发现,部分企业用工需求旺盛,但许多务工人员受限于“就业半径”,面临照顾家庭与寻找合适岗位的两难困境。针对就业和用工“双向奔赴难”的问题,市纪委监委会同市人社局等部门成立专项调研组,商讨解决方案,积极解决群众“家门口”就业难题。

市公共就业与人才服务中心主任龚斌晖表示,在市纪委监委的监督推动下,我们依托“1+1+N”市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全市打造智慧就业之家服务站,形成“15分钟”公共就业服务圈。同时,开发“就业小知”云平台,实现就业数据共享、政策精准推送和业务云上办理,进一步提升就业服务质效。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充分发挥派出纪检监察组“贴身”监督优势,聚焦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劳动关系等关键环节,持续强化监督检查,动态掌握就业政策执行、措施落实情况。

市纪委监委派出第六纪检监察组组长王坤介绍:“针对在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就业政策宣传不到位、就业服务效率不高等问题,我们及时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做好整改,确保各项就业惠民政策精准滴灌、落地见效。”

除了推动就业服务不断优化,市纪委监委还严肃查处岗位开发管理背后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针对公益性岗位优亲厚友、人情安置等乱象,制发监察建议书,推动市人社局健全完善公益岗选聘程序、日常管理、考核考评办法等制度机制,确保群众在“家门口”安稳就业。

(作者:全媒体记者 黄嘉欣 通讯员 乔怡峰 顾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