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力破解“急难愁盼” 最大限度“惠民利民”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坚持作风与能力“双提升”,推动党员干部整体联动,深入基层,着力破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学习教育成果真正转化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实效。

7月10日,市医保局、红十字会党员干部来到秋丰路社区大病患者王金豪家中进行回访,了解患者近期身体状况,向患者家属介绍“医疗救助慈善基金”的二次救助帮扶利好政策。

王金豪于2023年9月在武汉同济医院被确诊为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2024年,其治疗费用高达71.61万元,即便经过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襄阳惠民保”报销,个人仍需承担24.84万元的高额费用。经过审核,“医疗救助慈善基金”向他发放了15.12万元救助金。

患者父亲王伟说:“这笔救助金发放得很及时,给我们帮了很大的忙。”

两家单位在学习教育中坚持开门教育,聚焦困难群众“不知道、不会办、不方便”等难题,深化帮办服务,发动党员干部下沉担任兼职帮办员,切实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市医保局机关支部书记刘芳介绍,医保部门建立大额医疗费用信息筛查反馈机制和动态工作台账,对我市参保患者个人负担费用进行常态化、精细化监测。一旦发现特殊困难人群医疗负担超过2万元,或普通居民负担超过5万元的情况,系统自动预警,确保“高费用”患者无一遗漏。经过筛查,我们发现王金豪门诊住院花费71.61万元,便积极帮助他进行申报,并进行初步情况核实,会同多个部门共同审核后,及时将这笔医疗救助慈善基金发放到他手上。

不仅如此,在学习教育中,市医保局还紧盯群众医保需求,从药品采购、支付服务等关键环节入手提升保障效能。他们积极推广刷脸终端,优先覆盖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老年人和小孩仅凭面部识别即可完成就医购药费用支付,有效解决“一老一小”无卡无码无手机就医购药难题。同时,推动医保码在定点医疗机构全流程应用,切实提升医保结算便捷性和群众就医满意度。

市医保局副局长龚涛说:“我们将始终保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将学习抓在经常,将长效融入日常,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医疗保障高质量发展的实干实绩,以群众满意度检验学习教育实际成效。”

截至目前,我市通过“医疗救助慈善基金”已累计救助11人,发放救助资金71.12万元,有效缓解了困难家庭和个人的急救之需,为他们送去社会的关爱。

(作者:全媒体记者 郭哲达 余林 通讯员 刘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