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老河口:无土栽培+智慧种植 小蓝莓结出“富民果”

眼下正是蓝莓集中上市期。在老河口酂阳街道,得益于无土栽培+智慧种植,一颗颗优质小蓝莓,甜了市场、富了乡亲,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果”。

在老河口市振喜蓝莓种植基地,只用一部手机,就能轻松管理65亩27,000株蓝莓苗。每一株蓝莓都有自己专属的“白色智慧小屋”,这些“白色智慧小屋”并不是花盆,而是控根器,限制主根过度延伸,提升养分。蓝莓基地里,传感器星罗棋布,物联网设备联通田间地头,农业种植便捷又高效。

老河口市振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吴铁军介绍,这种是全基质栽培技术,水肥一体灌溉系统,打开自动水肥机,干了可以立马浇水,在手机上还有一种是大棚的温控系统,管控大棚的温度、湿度、光照,一部手机就可以解决蓝莓种植。

告别传统接地种植,这里用科学配比的泥炭、椰糠等材料组成的“营养床”,盆与盆之间的黑色滴灌带,如同精密的“毛细血管”,将水分和养分精准、均匀地输送到每一株蓝莓根部。

老河口市振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广照介绍,目前有两块基地,在传统种植方式下,蓝莓从种植到丰产需要五年时间,采用我们这种全基质新技术,成长周期明显加快,一年就能初步见效,两年就进入丰产期。

科技不仅改变了生长速度,更重塑了市场节奏。该基地引进了莱克西、F6.L25等多个优质蓝莓品种,成熟季从传统的五月底提前到了四月中下旬,“错峰上市”,尽占先机。

王广照介绍,今年我们试种了2亩地的大苗,从目前的试种效果来看,不仅果子大,而且品质还非常好,最大的果子能超过25毫米,一般在15到18毫米之间,亩产达到了3000斤,效益远超传统种植模式。接下来,我们要延伸蓝莓深加工产品,开发蓝莓汁、蓝莓酒等产品满足多元消费需求。

智慧蓝莓,甜了市场,更富了乡亲。从果园管理到采摘销售,产业链条上每年提供50个以上就业岗位,仅用工一项就为村里带来每亩超过1.2万元的增收,有效盘活了农闲时节的劳动力资源。

老河口市王府洲八一村村民陈萍表示,基地就在家门口,离家里很近,平常拔拔草,施施肥,剪个枝,一天有个百把块钱,现在都是机械化的,不用手工慢慢摸索了,蓝莓果长大了我们也开心。

老河口市酂阳街道绿岛王府洲联合党委副书记唐金锋介绍,近两年,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我们先后建成了现代渔业产业园,蓝莓种植基地,还有蔬菜种植大棚等项目。除了能够给村集体带来收益之外,更多的是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我们后续将继续为它提供更多的土地,扩大种植规模,引领我们村民更多地转型,逐渐向现代农业产业的种植模式和销售模式来发展。

一审:梁瑞峰

二审:王建明

三审:刘兵


(作者:通讯员 周夏梦 高原 李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