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时间,老河口市大力发展智能制造与循环经济,双轮驱动助力当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8月9日,湖北中力机械有限公司厂长陈加华告诉记者:“以前只能进垃圾场、报废厂的老旧燃油叉车在这里‘重获新生’。”走进中力电动叉车老河口生产基地,一场关于智能制造的革命正在悄然上演。焊接与搬运机器人实现全过程无人化作业,黄色机械臂在车间内来回“雕琢”,精准而高效。从下料、机加工、焊接、涂装到总装,每一道工序都充满了智能化的气息。
“历经下料、机械加工、焊接、涂装、总装等工序,一块钢板进来,一辆整车出去。”陈加华介绍说,在智能作业的加持下,生产基地的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无人门架、车架自动焊接机生产线替代了传统的人工焊接技术,不仅提高了焊接质量,还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自动化喷粉流水线在提升产品外观质量的同时,实现了粉末的循环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智能搬运机器人则高效配送物料,加快了物资流动速度,确保了生产线的顺畅运行。
中力电动叉车老河口生产基地还积极探索旧燃油叉车“油换电”的以旧换新业务。一台台曾经只能进入垃圾场或报废厂的老旧燃油叉车,在这里经过“再制造”后,摇身一变成为几乎崭新的电动叉车。这种创新模式不仅延长了叉车的使用寿命,还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循环经济的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如今,“再制造”的电动叉车已陆续走向市场,成为老河口市智能制造领域的一张新名片。
位于汉水中游的老河口市是一座老工业基地,面对经济新常态,当地政府聚焦存量企业提质扩能,同时大力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在老河口市高新区,拔地而起的智能制造产业园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如同两颗璀璨的明珠,吸引着众多“专精特新”企业的目光。
老河口高新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张伟说,园区正致力于完善“循环回收利用—高品质材料供应—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的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与智能制造产业相互提供原材料的共促互补、共赢互惠发展格局,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而在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循环经济产业园,凭借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让旧电池、旧轮胎等废弃物在这里“变废为宝”。
在顺博铝合金湖北有限公司的车间内,阵阵热浪扑面而来。这是一家专注于资源再生的企业,利用市场上的废铝或拆解汽车零部件等原料发展再生铝绿色产业。该公司总经理方志斌介绍说:“我们为周边企业提供原材料,他们的生产废弃物又变为我们的原材料。”这种循环利用的模式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还减少了对原生资源的依赖。目前,该公司已与周边企业形成了原材料与废弃物的良性循环,共同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
不远处,远锐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则专注于再生塑料的利用。其产业链主要集中在废电瓶处置领域,将加工后的颗粒提供给电瓶厂家。该公司董事长谢靳表示,今年下半年预计生产再生颗粒3000吨,并计划在年底增加8条生产线。这不仅推动了循环经济的发展,还有力带动了周边民众的就业。
目前,老河口市仙人渡镇循环经济产业园已形成再生铝、再生塑料、再生橡胶等六大产业链条。今年1月至6月,该园区规上企业产值已突破90亿元,将继续围绕龙头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产业链,优化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布局,推动园区企业协同发展。